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長大後最希望忘卻的記憶-校園霸凌(大塊文化)

長大後最希望忘卻的記憶-校園霸凌(大塊文化)
讀後心得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
吳幸如技術員/蔡幸芳醫師

若息事無法寧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幾度因為心太痛而把書閤上,校園應該是小孩們快樂學習、安全被保護的地方,但為何會淪為有些小孩的惡夢。問題在學校沒有保護好??家長沒有管教好?? 是孩子交了壞朋友??是個人問題??是家庭問題??還是你我的不聞不問讓這種事無限漫延無法斷絶??

    霸凌具有故意傷害的”意圖”,發生時間為長期反覆不斷,兩造勢力、地位不對等的攻擊行為,造成被害者呈現生理、心理侵犯的結果。這牽涉其中的除了霸凌者、被霸凌者、還有一群看見了卻沈默的人。

    大部份的人以為霸凌加害人很強,其實他們心理有塊脆弱的區域,必須藉由欺負他人才能掩飾自己的脆弱,讓自己看起來是強大的。如果不即時導正他們的行為及觀念,長大後會必會延續這種行為而造成社會問題和另一個或更多個家庭問題。所以需要明確的讓他們知道這樣行為的因果,自己會付出什麼代價。目前,當這種霸凌案一被指出,不是一味的師長出來道歉、家長出來道歉,就是請社會再給這個學生一次機會,但這些道歉不能彌補被害者任何事,加害者不會有任何改變,這個 社會的霸凌之事也不會有改善,於是惡性循環一直擴大,越來越大圈。 

    而被霸凌的孩童通常會有些異常言行的徵兆,當父母發現有異狀時,更要注意自己追問的態度;因為這會決定被欺侮的孩童敢不敢面對,他們莫名的悲憤與冤屈的陰影會殘存多少,所以請不要把自己無助的心情加諸在孩子身上。再激動都要先冷靜與通報,包括報警及求助。沈著下來不難發現有許多協助的資源在身邊。

    惡性循環始於沈默,但目睹暴力,會使第三者感到焦慮害怕,雖然沒被直接加害,但影響不比被霸凌者小。一方面因為恐懼而噤聲,不敢求救,消極無助,不知該如何幫助被害者的問題,但一方面因不敢指證,可能同樣的事繼續上演,又有良心不安的批判,自責恐懼纏身,惶惶終日,殊不知這樣的逃避心態其實成了「幫兇」。

    霸凌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應從受害者的身心特質,加害者的特質到暴力循環、特殊家庭的困境及因應方式與求助管道等多方下手處理,期待更多的老師家長和相關專業輔導人員能看到此書,幫助更多飽受霸凌之害又束手無策的大人和孩子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