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暖心,心啟幸福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挨餓→生氣 反覆發生 內分泌可能出問題 (聯合晚報2013-01-28)


挨餓→生氣 反覆發生 內分泌可能出問題
2013/01/28 【聯合晚報╱李樹人】

每個人都有挨餓的經驗,可能因此情緒不穩、容易生氣,但如果已經變成固定模式,幾乎天天因此憤怒、脾氣暴躁,就應該到醫院徹底檢查,可能是內分泌出問題,甚至胰臟長出腫瘤。

奇美醫學中心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田凱仁指出,處於飢餓狀態,血糖就會逐漸下降,以致出現手抖等症狀讓身體不舒服。不過,人體會有自然機制,會讓血糖慢慢上來,不至於一直往下掉。

通常低血糖大多出現在糖尿病患身上。有些患者吃藥、打針時若飲食沒有妥善配合,藥物就可能讓血糖降過頭,造成頭暈、冒冷汗、全身無力等症狀。

近幾年隨著飲食與運動習慣改變,國內糖尿病患者人數快速成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統計發現,國內約有6%人口罹患糖尿病,人數超過140萬人,必須藉由藥物、飲食及運動來維持正常血糖值,預防發生低血糖。

所謂低血糖是指血糖值在70mg/dl以下,一般人很少會出現低血糖。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蔡世澤認為「事出必有因」,透過身體機制,正常人會自行調整血糖,即使偶有一些小症狀,但不至於失控到情緒激動甚至躁動。

蔡世澤分析,民眾如有類似症狀,很可能是胰島素過度分泌,最好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也有可能是胰臟長出不該有的東西,才會導致胰島素分泌旺盛,讓自律神經失調。

至於糖尿病患應盡量避免低血糖發生。田凱仁指出,糖尿病患低血糖的後遺症,遠比一般人嚴重,初期症狀為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發麻等,嚴重時則會意識不清、抽筋、昏迷。

造成低血糖原因很多,包括運動時機不佳、運動過度且未補充食物、降血糖藥物過量、嘔吐及腹瀉等,禁食或進食量少、用餐時間延遲也可能造成低血糖。田凱仁建議,要避免低血糖,飲食應定時定量,少食用高脂食物,且運動時不可空腹,運動前可吃些點心,並隨身攜帶方糖或糖果,如果全身無力、冒冷汗,就馬上吃糖果。

全文網址: 挨餓→生氣 反覆發生 內分泌可能出問題 - 百病漫談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8563#ixzz2JLt6opFU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